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精选)
拼搏丰富着一个人的人生,在拼搏中一个人的人生才可能得到升华,在拼搏中一个人的人生才可能得到实现它的人生价值。拼搏使人们体味到人生的意义,体味到人生的乐趣,体味到人生的本质。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五篇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
一、“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2)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分化,“士”受到重用, 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3)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4)社会需求: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对人才及其治国方略的需求。
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
④法家:商鞅、韩非子;等等。
3. 评价:(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3) 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时期 人物 主张
春秋 孔子 ①政治:a.核心是“仁”,即“爱人”。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②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战国 孟子 ①政治:a.发展孔子的“仁”"为“仁政”思想。b.发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子 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国后期,儒学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时期 人物 主张
春秋 老子 ①哲学:a.认为世界本原是“道”强调要顺应自然。b.认为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且不断转化的。
②政治: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战国 庄子 ①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精神自由。
四、法家
①集大成者:韩非子。
②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主张依法治国。
③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习探究】
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2、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
提示: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强调“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②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
③虽然它与我们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篇2
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的背景)
(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形势发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学
1. 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2. 内容:
(1) 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针对为人处世道德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儒家道德观。
3.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的: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确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 措施:
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②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为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③国家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县学校,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 结果
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学习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提示:
①地位: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②主题: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新儒学谈论神学。
③功能: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篇3
一、三教合一
1.儒学:在汉武帝的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3.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4.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学
1. 背景:隋唐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北宋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 内容:
(1) 二程的思想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 朱嘉的思想
①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人性与天理一致。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核心。
4.本质: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地位:
(1) 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 朱熹学术影响到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还传及欧洲。
三、陆王心学
1. 南宋时期陆九渊的思想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2)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3)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 明中后期王阳明的思想
(l)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 强调内心反省,用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学习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提示:
(l) 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
(3)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了人性,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进一步巩固和凸现了儒学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篇4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 内容:
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内容:
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内容:
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 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内容:
①世界是物质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②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④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学习探究】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阶段 时间 地位、特征
产生形成 春秋战国 (1)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改进,体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统治者重视。(2)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击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
确立正统 西汉 (1)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当中,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趋向官方化、神学化。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学从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内容, 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2)由理学发展到心学,完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过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现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2)批判理学,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认识:
儒家思想之所以从“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正统思想,并不断自我调整,是因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长,不固步自封,更在于他们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篇5
一、智者学派
l. 产生背景
(l)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题
(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2)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 思想主张
(l) 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苏格拉底
(l) 主张
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柏拉图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亚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
(2) 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学习探究】1、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2) 不同点: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
②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 认为人生的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
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1) 相同点:都是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思想巨人;都强调人的价值,重视道德和秩序。
(2) 不同点:
①服务的政治体制不同:孔子维护“周礼”,推崇君主;苏格拉底用美德维护民主政治。
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篇6
世界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11.7(俄历10.2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22.12苏联成立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8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5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篇7
中国史
(一)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
夏(470年)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启称夏后建国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554年)
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21年)
西周(275年)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秦襄公带领军队救援周王朝,并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因护送有功,襄公被封诸侯,秦才成为诸侯国。
春秋(294年)(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阶段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天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即春秋五霸)。
(二)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1、战国(254年)(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魏国李悝将变法首次付诸实践。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
封建帝制社会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840年)
2、秦(15年)(前221年~前206年)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3、西汉(209年)(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兵出击匈奴,大败匈奴,经过此次漠北之战,匈奴无力与汉朝对抗。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4、东汉(195年)(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5、三国(60年)(220年到280年)
220年曹魏建立皇帝曹丕魏文帝
221年蜀汉建立皇帝刘备汉昭烈帝
229年孙吴建立皇帝孙权吴大帝
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63年魏灭蜀
6、西晋(51年)(265年到316年)
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取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正式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103年)(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东晋←→前秦)
7、南北朝(169年)(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8、隋(37年)(581年到618)
581年隋朝建立(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隋军挥师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8、唐(289年)(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11世纪中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9、五代十国(53年)(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10、北宋(167年)(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完颜阿骨打于会宁建立金
1125年金灭辽
11、南宋(149年)(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金灭北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元(97年)(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元灭南宋
13、明(276年)(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4、满清(267年)(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郑成功
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到1949年)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四国《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英法《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八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加入荷比西三国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四)近代史
(近代史按史学家普遍定义年限:1840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1、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秋收起义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西安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国共第二次合作
1940年百团大战
1941年皖南事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1946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
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五)现代史
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
新中国成立(1949年~)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1日到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6年
1978年改革开放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82年中国十二大“特色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
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 加快改革开放的“南方谈话”
1992年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六)、重要政治制度
夏朝夏启确立王位世袭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汉朝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察举制实行隋朝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创三省六部制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明朝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清朝军机处设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七)、重要经济政策和制度
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春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明朝明初实行海禁政策
清朝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八)、重要的农业耕作技术、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春秋铁器牛耕出现战国都江堰郑国渠西汉耦犁漕渠、白渠和龙首渠三国曹魏时翻车唐朝创制了筒车曲辕犁宋朝出现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九)、重要的手工业成就
1、治炼技术:商周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年,中国有了铁器西汉用煤作燃料冶铁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冶铁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南北朝使用灌钢法2、制瓷技术商朝原始瓷器东汉成熟青瓷北朝成熟白瓷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3、纺织技术:四五千年前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已有织机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图案生动活泼
明朝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十)、中国古代商业政策
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西汉丝绸之路(陆路和海路)北宋城市打破市坊界限;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朝明初实行海禁政策明中后期,江南小城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徽商和晋商是最有实力的商帮
清朝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十一)、重要思想文化成果
春秋道家儒家孔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战国百家争鸣孟子荀子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北宋理学兴起程颢程颐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陆九渊创立心学明朝王阳明发展心学,心学集大成者李贽(离经叛道)
清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理学的批判
(十二)、文字形成过程
商朝甲骨文成熟秦朝小篆隶书南北朝汉字书写进入自觉阶段顾恺之创作《兰亭序》
唐朝书法发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
(十三)、历代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
春秋《诗经》孔子战国楚辞屈原西汉汉赋司马相如唐朝诗歌繁荣李白杜甫白居易北宋宋词苏轼李清照南宋陆游辛弃疾元朝元曲关汉卿马致远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
清朝京剧出现
(十四)、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与外传
战国司南出现西汉纸的发明东汉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11世纪中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大量用于军事。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篇8
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地 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据此回答 1-3题
1.秦代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 a)
A.小篆 B.楷书 C.金文 D.隶书
2.《田律》规定(大意):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c )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
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
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
3.《田律》的颁布,证实了下列那句史料记载的正确性 ( b )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诗经》:“七月亨葵及稻。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亦必多,民亦如之。”
一位外国史学家认为:“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宋朝时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的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据此回答4—5题:
4.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由汉唐陆路贸易为主转为宋元海上贸易为主的原因,不包括( c )
A.北方战乱,殃及丝绸之路 B.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南移
C.封建王朝实行闭关政策 D.造船及航海技术的提高
5.中国在古代未能成为“海上强国”和“商业革命”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的共同原因,包括①封建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②封建政府采取闭关自守和压制贸易发展的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基础 ④封建剥削沉重,影响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a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每一时期的思想、文学和艺术都是以当时现实生活为源泉的,是以那个时代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据此回答6—8题:
6.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其根本原因是( b )
A.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
B.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为“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C.王室衰微,思想控制不力
D.封建政府的大力提倡
7.“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c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8.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c )
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
B.妖鬼狐仙故事确实存在
C.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蒲松龄只能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D.清朝时期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这类故事符合他们的口味
9.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 c )
A.周王室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10.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b)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上一篇:关于个人学习感悟20篇
下一篇:小学跟班教师学习总结范文2022